林芝市派缺氧失温遇难仍有失联人员在搜救中
据新华社报道,1月17日19时50分许,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电话称,墨脱多雄拉隧道出口米林县拜镇公路(墨脱方向)发生雪崩,造成人员和车辆被困。 截至18日22时,搜救人员已找到8名遇难者,失踪人员搜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。
1月18日,林芝市政府发布消息称,受林芝高海拔山区明显降雨影响,林芝市白墨公路沿线多地发生雪崩,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 根据《林芝市总体应急预案》的相关规定,市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指挥部决定,自2023年1月18日21时起,启动林芝市排末公路沿线(墨脱县北崩乡阿尼桥至米林)仙排镇)自然灾害Ⅲ级应急响应。
截至18日17时30分,应急救援指挥部共投入专业救援力量246人、各类车辆70余台、大型机械10台、搜救设备994件(套),累计出动超过挖掘救援通道超过350米。 林芝市委、市政府正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,增派专业救援力量,全力做好搜救工作,组织人员做好善后善后工作失去联系的人和受害者的家属。
1月19日凌晨,现场救援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,雪崩现场多辆车辆被压扁,部分人员体温过低、缺氧死亡,目前仍在搜救中,仍有人员失踪。救援。
新华社。来源:新华网截图
现场:部分人员缺氧、体温过低死亡
1月18日23时许,新京报记者联系到米林县排镇排村村民工布(化名)。 他说,雪崩发生在17日晚19时左右。 据工布说,这次雪崩来的很突然。 往年,雪崩主要发生在三、四月份。 “现在不是雪崩的月份。”
事发道路距排村十几公里。 “这是通往墨脱县城的唯一道路,路上有返乡经商的人,大部分是藏民。” 工布曰。
当晚21时许,他和全村十余名村民前往出事的路段抢险。 “现场积雪太厚,看不到车辆,只能通过闪烁的车灯判断位置,部分车辆被雪压扁,不少人弃车逃走。” “ 贡布告诉新京报记者。
拜县卫生院工作人员帕卓(化名)与贡布几乎同时到达事故现场。 据他回忆,雪崩地点距离多雄拉隧道口有数百米。 “有的车被雪压坏了,有的被撞翻了。积雪齐腰,路很滑,很多救援民兵一路摔倒。”
“有些人因长时间缺氧而死亡,有些人因体温过低而死亡,”帕乔说。 “当我们到达时,我们无能为力。”
在搜查了12辆车后,帕卓找到了一名生还者。 “他的车翻了,我们把他挖出来的时候,他的肋骨受了伤,意识还很清醒,很幸运。” 帕卓说,两名被困人员从雪崩范围边缘走出,步行至排镇卫生院。 目前,拜县医院已收治三名伤者。
墨脱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,1月17日发生雪崩的地方有两处,一处在多雄拉隧道口下,造成人员伤亡; 另一个是14日中铁局项目部与拉格之间没有人员伤亡,但造成交通堵塞,18日开通。
救援:用铲子挖雪,用拆车工具拆车
1月19日零时,上述政府官员告诉新京报记者,由于天黑大雾,当地仍在下雪,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以下。 目前西藏雪崩多车被埋,应急救援人员已停止救援。
雪崩发生后,他与墨脱县应急救援人员一起赶到现场。 由于天黑加雪,道路无法通行,他到达现场时已是18日0时许。 “我们一路上去,一路检查,把找到的伤员陆续送往医院。我们一共发现了53名幸存者,包括肋骨骨折和冻僵,其中5人伤势较重。”
“目前已找到8具尸体,其中3具尸体是从一辆埋在雪下的越野车上找到的。我们用拆除工具强行拆除了车辆,车内3人全部被冻死,失去了生命体征。” 负责人说。
贡布是第一批前去营救的人。 他记得那天下着大雪,刮着风,叉车还没有到。 唯一用来铲雪的工具就是随身携带的铲子。 徒手挖掘,3名成年男子获救。 “当时他们的意识已经模糊了,我们把他们交给了前来救援的消防员。”
贡布回忆说,这次雪崩的范围有数百米,压坏了十几辆车。 救援困难主要是“雪太厚,找不到车”。 直到18日早上6点,他们才离开现场。
下山后,帕卓负责运送死伤者。 据他介绍,8名遇难者中,5人被送往米林县人民医院,2人被送往林芝市,1人被米林县当地家属认领。 另外三名幸存者被送往墨脱县,其中一名肋骨骨折,另外两人受轻伤。
上述政府官员告诉记者,近三年来,米林县拜县至墨脱公路多雄拉隧道下的雪崩事故频发。 他说,这次搜救分为三个阶段。 第一阶段是17日夜间搜救幸存者。 第二阶段主要是18日白天搬运尸体。 第三阶段是寻找失踪人员。 接下来,有两个重点搜救区域,一个是在一辆水泥罐车附近。 雪崩期间,水泥罐车被雪淹没后,旁边的装载机也被埋没。 “装载机的司机爬了出来,副驾驶的人却被雪崩挤飞了一个斜坡,是的,我们要顺着斜坡搜索。”
另一个在隧道附近的铁塔旁边。 据上述相关政府官员介绍,铁塔周围的积雪很深,可以把一个成年人的腰部以下埋掉。 “17日发生雪崩后,很多车零散地掉落在这里,那里掉落,我们推测有几辆车完全被雪覆盖,并试图将它们挖出来。”
新京报记者徐巧丽丛志祥
点击进入主题:
西藏林芝某隧道出口发生雪崩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